|
新研究揭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制2019-02-18 16:10來源:生物谷
最近一項研究中,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阿爾茨海默氏癥,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特定腦細胞神秘死亡的潛在原因。 新的研究表明,由于腦細胞中天然存在的基因變異,細胞可能會死亡,直到最近,這些基因變異被認為是相同的。這種變化稱為“體細胞嵌合體”,它可以解釋為什么顳葉中的神經元是阿爾茨海默氏癥中**個死亡的神經元,以及為什么多巴胺能神經元是帕金森氏癥中**個死亡的神經元。 在這一研究中,作者等人**發現了個體腦細胞基因組成的意外變化。這一發現可能不僅有助于解釋精神分裂癥,還有抑郁癥,雙相情感障礙,自閉癥和其他疾病。 進一步,作者發現這種突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。根據這一發現,McConnell認為具有顯著遺傳變異的神經元(稱為CNV神經元)可能最容易死亡。這可以解釋不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特定神經元的特異性死亡。例如,顳葉中CNV神經元數量最多的人可能會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癥。 McConnell說,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充分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。到目前為止,他只研究了大腦額葉皮質中的神經元,他的研究受限于神經元只能在死亡后進行檢查這一事實,因此很難進行直接比較。但他很樂于擴大自己的研究范圍。 上一篇: 早期環境會調節機體免疫反應
下一篇: 食物過敏竟與多發性硬化有關
|